台灣隊昨日在經典賽第二戰以11:7擊敗義大利,慶祝台灣取得首勝,彰化縣政府今(11)晚7點將在縣府前廣場發放400份爌肉飯及200份肉圓,並同步直播賽事,邀鄉親一同再為台灣隊加油。
另一架私人飛機在美國新英格蘭上空遇上亂流,更造成機上一名前白宮官員死亡。未來亂流恐更多專家籲開發「精準偵測技術」《CNN》飛安專家彼得‧葛爾茲表示,需要有更嚴謹的系統,能夠提前偵測晴空亂流的前瞻雷達,而目前還沒有完整開發出來。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對最近幾起嚴重亂流事件,表達關切。國際中心/張立德 編撰責任編輯/殷名慧。就像龍捲風、超級颶風等極端天氣,越來越常引發災難,而躍上新聞版面,亂流也是。英國大氣科學專家指出,亂流頻率增加,可能和氣候變遷有關,而且在全球各地都越來越容易出現,強度也更勝往年英國雷丁大學大氣科學教授保羅‧威廉斯指出,氣候變遷增強所有飛行高度、所有季節以及全球各地,有噴射氣流地區的晴空亂流。
未來亂流恐更多專家籲開發「精準偵測技術」《CNN》飛安專家彼得‧葛爾茲表示,需要有更嚴謹的系統,能夠提前偵測晴空亂流的前瞻雷達,而目前還沒有完整開發出來。英國大氣科學專家指出,亂流頻率增加,可能和氣候變遷有關,而且在全球各地都越來越容易出現,強度也更勝往年。若想從新鮮水果中補鐵,以下前10名(以每100公克含鐵量)的水果提供給您參考。
所以,平日就該補充含有鐵質的食物,才能讓血氣順暢、臉色紅潤。營養師雷小玲在臉書po文表示,你一定聽過貧血要補鐵,就吃紅色食物,確實,貧血時,我們常被推薦要吃紅肉,或者像是葡萄乾、紅棗、櫻桃等食物來補血,但紅色食物一定富含鐵質嗎?紅色食物不一定含鐵質雷小玲指出,紅色的肉類含有肌紅素(或稱肌紅蛋白),所以,紅肉裡確實含有豐富鐵質,因此,吃紅肉確實可以補充鐵質。紅色火龍果、甜菜根,含有甜菜紅素。才剛過完俗稱女神節的國際婦女節,每天都要維持有元氣、好氣色喔! 其實有許多女性飽受每個月經痛,嚴重的甚至引發缺鐵性貧血。
「6種人」最容易犯:喝太多咖啡秒中 餐後也別急著喝茶。根據國健署調查就發現,每100名19至44歲女性中,就有14人有缺鐵性貧血的問題,會出現頭暈、臉色發白、疲倦等不適症狀。
疲勞、頭痛是身體缺鐵。黑棗、紅棗、凱特芒果、紫葡萄、紅龍果、紅葡萄、黃肉李、百香果、洋香瓜、玉文芒果。貧血補鐵要和「這些食物」錯開。「最佳補充時機」曝 搭維生素C更好。
簡單來說,紅色肉類多半富含鐵質,但紅色蔬果就不一定喲。水果含維生素C,能幫助補鐵雷小玲說明,大部分水果的鐵質含量都不高,但是水果中通常都含有豐富維他命C,而維他命C是能幫助鐵質吸收的營養素。本文資料來源:雷小玲營養師臉書粉絲團延伸閱讀:一直覺得累「恐是5大疾病」造成。
附加症狀曝 醫忠告:別狂吃保肝、提神藥。周以新指出,在台灣,平均每8位成人就有1位可能患有慢性腎臟病,總病患人數超過200萬人,然而,只有不到百分之5的病患注意到自己有慢性腎臟病,延誤治療往往造成無法挽回的結果。
腎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功能除了像過濾器一樣,排除身體多餘水份及代謝廢物以外,也包含維持必要電解質平衡、酸鹼平衡、調節血壓,甚至會製造重要的內分泌賀爾蒙,像是腎素、紅血球生成素、維生素D等。周以新提醒,平時沒有腎臟病史的成人,除了多喝水、多運動、規律生活以外,不隨意使用來路不明的偏方成藥、不抽菸、以及定期健康檢查,都是慢性腎臟病預防保健方法,若出現腎臟病相關症狀,也要儘早諮詢專業醫師評估。
常見檢查方式包含問診、理學檢查、血液檢驗、尿液檢查及腎臟超音波檢查,以及電腦斷層、核子醫學掃描、腎臟切片等,建議交由專業腎臟科醫師診察,並積極地配合治療,才能達到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目標。國際腎臟病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Nephrology,ISN)和國際腎臟基金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Kidney Foundation,IFKF)將每年3月的第二個星期四訂為世界腎臟日,喚起國人對於慢性腎臟病的重視,今年是在3月9日,就是今天,期許大家一起來注意自己的腎臟健康。腎功能不佳,嚴重會危及生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周以新表示,腎功能不佳的病患,常常會出現水腫、呼吸喘、疲倦、食慾差、體重下降、高血壓、骨質疏鬆及嚴重貧血等問題,也常合併其他器官影響,像是血糖失衡、心臟衰竭、心律不整、動脈硬化、腦中風等,嚴重者甚至必須接受腎臟替代療法,也就是俗稱的「洗腎」治療,造成生活品質及生命極大影響,因此,對於慢性腎臟病不可不慎。高風險族群要定期檢查腎功能若有超過三個月以上腎功能低下、持續尿蛋白、血尿、及腎臟結構異常,就符合慢性腎臟病的診斷,其中高風險族群包含「三高」患者,也就是所謂的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問題,另外,肥胖、抽菸、高齡、長期服用止痛藥,都是慢性腎臟病的高風險族群,應該接受慢性腎臟病評估。醫告誡「10類人」最易被盯上 5字測罹患風險國際腎臟病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Nephrology,ISN)和國際腎臟基金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Kidney Foundation,IFKF)將每年3月的第二個星期四訂為世界腎臟日,喚起國人對於慢性腎臟病的重視,今年是在3月9日,就是今天,期許大家一起來注意自己的腎臟健康。
一直覺得累「恐是5大疾病」造成。腎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功能除了像過濾器一樣,排除身體多餘水份及代謝廢物以外,也包含維持必要電解質平衡、酸鹼平衡、調節血壓,甚至會製造重要的內分泌賀爾蒙,像是腎素、紅血球生成素、維生素D等。
周以新提醒,平時沒有腎臟病史的成人,除了多喝水、多運動、規律生活以外,不隨意使用來路不明的偏方成藥、不抽菸、以及定期健康檢查,都是慢性腎臟病預防保健方法,若出現腎臟病相關症狀,也要儘早諮詢專業醫師評估。醫告誡「10類人」最易被盯上 5字測罹患風險。
高風險族群要定期檢查腎功能若有超過三個月以上腎功能低下、持續尿蛋白、血尿、及腎臟結構異常,就符合慢性腎臟病的診斷,其中高風險族群包含「三高」患者,也就是所謂的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問題,另外,肥胖、抽菸、高齡、長期服用止痛藥,都是慢性腎臟病的高風險族群,應該接受慢性腎臟病評估。常見檢查方式包含問診、理學檢查、血液檢驗、尿液檢查及腎臟超音波檢查,以及電腦斷層、核子醫學掃描、腎臟切片等,建議交由專業腎臟科醫師診察,並積極地配合治療,才能達到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目標。
腎功能不佳,嚴重會危及生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周以新表示,腎功能不佳的病患,常常會出現水腫、呼吸喘、疲倦、食慾差、體重下降、高血壓、骨質疏鬆及嚴重貧血等問題,也常合併其他器官影響,像是血糖失衡、心臟衰竭、心律不整、動脈硬化、腦中風等,嚴重者甚至必須接受腎臟替代療法,也就是俗稱的「洗腎」治療,造成生活品質及生命極大影響,因此,對於慢性腎臟病不可不慎。附加症狀曝 醫忠告:別狂吃保肝、提神藥。周以新指出,在台灣,平均每8位成人就有1位可能患有慢性腎臟病,總病患人數超過200萬人,然而,只有不到百分之5的病患注意到自己有慢性腎臟病,延誤治療往往造成無法挽回的結果只是即便挹注預算越來越多,民團還是憂心,加碼撥補依舊很難解決勞保財務危機。
畢竟勞保基金陷龐大財務壓力,恐怕在2028年面臨破產,在野黨除了要求改革勞保財務結構,也提案修法,政府每年都須撥補1千億。台灣勞工陣線協會秘書長孫友聯說,「撥補三四百億到五百億,都是杯水車薪,一千億的話可能是大杯一點」。
編千億填補勞保缺口政院:有歲計賸餘再加碼行政院代理發言人羅秉成表示,「這幾年的連續撥補,已經累計1470億,在明年籌編的公務預算,就勞保基金的部分再撥補一千億」。不過民間團體認為,恐怕還是杯水車薪,呼籲應該從財務改革做起。
台灣勞工陣線協會秘書長孫友聯表示,「我們沒有去解決根本問題,在原地踏步了十年,到現在為止還以為撥補,或是用預算挹注的方式,能夠解決問題,那我真的覺得是緣木求魚」。雖然政府預告明年編列1000億預算,盡可能彌補勞保財務缺口,總統府也表示政府負最後支付責任,必定會確保制度穩健運作,讓勞工退休能夠領得到、領到老,但看在民團眼裡,認為改革才是當務之急。
台北/楊沛緰、馮浩宇責任編輯/林均。但民進黨立委鄭運鵬說,「馬英九總統在任的八年時期,勞保的狀況已經是可預測,他們對勞保基金補助是零」。綠營反酸,藍營只懂收割,攸關超過千萬勞工權益,政府先開源,就看實際成效是否讓老百姓感受得到。為了解決勞保財務缺口擴大的危機,政府從2020年至今,已撥補達1470億元,但外界憂心入不敷出,行政院也掛保證,明年將編列1000億元預算,總統府承諾,確保勞保制度穩健運作,讓勞工退休能夠領得到、領到老。
勞保2028恐破產藍籲每年撥補、綠反酸割稻尾國民黨立委謝衣鳳指出,「沒有改革勞保財務結構,不是一次撥補就足夠」為了解決勞保財務缺口擴大的危機,政府從2020年至今,已撥補達1470億元,但外界憂心入不敷出,行政院也掛保證,明年將編列1000億元預算,總統府承諾,確保勞保制度穩健運作,讓勞工退休能夠領得到、領到老。
台北/楊沛緰、馮浩宇責任編輯/林均。綠營反酸,藍營只懂收割,攸關超過千萬勞工權益,政府先開源,就看實際成效是否讓老百姓感受得到。
編千億填補勞保缺口政院:有歲計賸餘再加碼行政院代理發言人羅秉成表示,「這幾年的連續撥補,已經累計1470億,在明年籌編的公務預算,就勞保基金的部分再撥補一千億」。台灣勞工陣線協會秘書長孫友聯說,「撥補三四百億到五百億,都是杯水車薪,一千億的話可能是大杯一點」。